20200226-IMG_6306裝潢工程進度.JPG
2021年遇到檢舉案子的比例,比起往年高出不少。 一如之前談到了,檢舉原因大多不是因為檢舉人知道室內裝修的法規,大多是因為不爽,主比如說噪音、粉塵汙染、看到師傅陌生人、不爽屋主...等。

去年被檢舉的比例比以往多了些,來關心的單位主要有,環保局、警察、鄰居里長、建管處,常遇到的是檢舉噪音,環保局會過來測分貝,有超過就開罰,沒有就算了,正常施工是不會超過的,所以沒有被罰過。

警察是最無奈的,因為這個不歸警察管理,警察過來關心的時候,看到我們在施工,聊個兩句就會離開。有一次,我們被檢舉的原因是施工很吵,警察來的時候,看到我們在現場勘查施工進度,我們根本就沒有在施工,警察看到這個情況,他只能很無奈地離開了。

鄰居里長來關心,對我們來說比較麻煩,因為他們比較囉嗦,問東問西的,尤其他們要進來『詳細地』參觀工地的時候,這會讓我們很尷尬。這些人擋也不是,不擋也不是,尤其是里長伯,他的角色讓我們很難不讓他入內,也不能不理睬他。

最怕的是建管處過來,畢竟裝潢案大多沒有申請室內裝修許可,違建也可能因此被報拆,遇到這個狀況,就可大可小,2021年就莫名其妙被報拆,害我寫陳情書,跑台北市政府的委員會,最後才得以列入第三管緩拆,大家不要以為緩拆是正常的,跟我一起參加委員會的其他三組人,全都要拆掉。

因為舉報的比例有越來越高的趨勢,對於是否申請室內裝修許可,我的態度會比較謹慎,大多會希望客人探聽一下周遭鄰居態度,如果是老住戶,通常問題小得多,他們比較知道狀況,如果是新入住戶,通常變數會多得多,我們會希望他跟前屋主或是房仲多打聽。之前有個案子,因為鄰居很難搞,客人沒有裝修行為,但卻不得不申請室內裝修許可來堵住鄰居的嘴。
 

arrow
arrow

    家茂裝潢張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