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__53280778.jpg
清宮外史上下兩冊主要時間是光緒繼位,到中法戰爭這段時間。 這段時間發生幾件大事情,捻亂、回亂都平定了,中國對俄國交涉取回伊犁,整個大清起死回生,不得不給慈禧點個讚。但面對外敵,無論是俄國、法國,可以看出大清的為難,畢竟國力還是跟列強有段落差,大清下上沒有不想討回顏面的,但形勢比人強,那種想打不能打,憋在心裡的難受,有苦難言,朝堂上,也是戰和之間拉扯著。以下跟大家說說,我覺得滿喜歡的片段

一、繼位的爭議。 為何要把載湉(光緒)入繼給咸豐皇帝當兒子,然後,在讓載湉當皇帝呢? 而不是找另外一個溥字輩的過繼給同治皇帝當兒子,然後,讓這個小孩當皇帝呢? 唯有前者這樣的安排,慈禧才可以繼續當太后,也才能維持太后垂簾聽政。 因為大清祖宗家法有太后幫忙理政,但絕沒有太皇太后理政的道理,如果採用後者,慈禧變成奶奶,他參與政務的合法性會出很大的問題。

對於這個爭議,在吳可讀一名小吏死諫之下,一錘定音。他認為慈禧所做的決定是對的,也因此鞏固了這個權力結構。 但他是以死明志,這份風骨讓慈禧甚是動容。 同時,清流也以此大做文章,也引出清流的威力。

二、清流搏擊。 清流就是御史言官,可以風聞言事,講一個影,就生一個囝,無真憑實據也可以上書言事,這些人形成一股勢力,對於政務時勢提出批評,對於不爽的人,自然是搏擊一個倒一個,包括軍機大臣王文韶,都被掃了下台。清流風聞言事到有點誇張,比如說參劾王文韶貪汙,收到萬兩鉅款這件事來說,跑去問上書的言官有何證據 !  言官說他自己毫無憑據 ! 進一步問說,沒有憑據怎麼知道王文韶收賄?

言官說道:『這些高官收賄一定小心翼翼,旁人無法得知,所以不會有真憑實據。』 進一步問到,如果旁人無法得知,也沒有真憑實據,你怎麼是怎麼聽到的? 言官說:『應該是內部人鬧矛盾傳出來的。我聽到了,職責所在,怎能不上奏。』 這段在我看來,就是無端誣陷人,但這個開頭最後在清流一在搏擊下,王文韶還是丟官了。

甚至清流還展現出回天之力,扭轉慈禧的心意,這件事情起因於小太監不守規矩,硬要出宮,城門護衛依法擋住他,沒想到小太監耍無賴故意撞護衛,把要送出去的點心弄得一地,接著跑回去長春宮跟慈禧告刁狀。慈禧大怒,盛怒下要重判弄死守門的護衛。刑部在慈禧怒威之下,只能曲法論處,最後竟是清流上書回天,按律執法。清流果然威風。

三、慈安死了。慈安怎麼死的,這很難有答案。基本上,慈安偶感風寒,就是小感冒的症狀,太醫也覺得沒甚麼,但是過沒幾天,病情急轉直下,就死了。 慈禧全傳會讓我感覺是慈禧下毒毒死的,這段也有歷史的記載資料。對我來說,慈安怎麼死的不重要,重要的是慈安的死,讓大權盡歸慈禧,這是一個問題。慈安雖然文盲外加不理事情,但她起碼是一股力量可以制約慈禧,慈禧不管如何總是要顧及慈安的態度,現在慈安死了,慈禧的權力也跟著膨脹了。

四、中法戰爭與甲申易樞。整批軍機被換掉,這在大清歷史上發生兩次,一次就是辛酉政變,另一次就是這次,兩次都是慈禧發動的。會發生這件事情,也是蓄積已久,主要是恭王執政20年多,隨著時間推移,越來越不進取,遇到事情也開始打起太極,缺少擔當,其間重要的幫手文祥死了,兒子生了楊梅大瘡,也將不久人世,加上自己身體不好,這些原因讓恭王越來越難有精力跟擔當做事,也讓慈禧越來越不爽。最後,慈禧利用七爺醇王,讓醇王當太上軍機領班,把全部軍機替換為醇王的人馬,直接用行動表達對恭王的不滿。

中法戰與不戰,大清內部意見是分歧的,清流紛紛出主意,認為大清有能力給法國一點顏色瞧瞧,出謀劃策,嘴上功夫了得。恭王跟李鴻章...等主事者,一裡一外都不支持開戰,都希望求和。慈禧一開始態度比較偏戰,一方面法國不佔理,二來實在被洋人欺負久了,心裡憋火,但加上被清流跟一些主戰派說的起興,覺得可以一戰,因此,傾向主戰。 後續,中法戰爭爆發,北寧失守,清在越南陸軍敗潰,接連丟掉了太原和興化,這直接導致恭王被換掉,也就是上面說的甲申易樞。

恭王不行,醇王上。醇王不甘寂寞想要出山,以前看人挑擔不吃力,現在自己成為主事者,醇王才總算領略到為政者的不易與痛苦。上來的醇王沒有恭王的才幹, 軍機整班撤換後,其實後面的政務跟戰爭的準備安排,也跟之前佈署的差不多,醇王跟氛圍開始轉向和局。

這邊有個插曲,張佩綸被派到福建海疆主事,到了之後,上書給慈禧,給了慈禧莫大的鼓舞,張佩綸分析自己跟敵人,覺得有把握獲勝,就算不勝,他要跟馬尾船廠共存亡,這份奏疏大大激勵了慈禧。後續,張佩綸果然才氣過人,方略能說會道,跟他才能堪比的竟是他落跑的速度,在他的督戰下,馬尾船廠跟船艦全都完了。不要說打勝仗了,連死守船廠要守的節氣也沒做到。

戰爭的下半場,台灣劉銘傳守住淡水,馮子才大敗法軍奪回諒山,整個戰局算是扳回來一點,最後,促成了中法和局,但越南還是丟了,中法戰爭花的銀子3000萬,馬尾船廠全毀,南洋船艦大損,這都是內傷。好的是,朝廷終於知道海防的重要,著手建海軍、鐵路跟建設台灣。對我來說,是花了血本買教訓,實在讓人很難高興得起來。

五、禮法問題。醇王是光緒本生父,是皇帝的爸爸。醇王見到皇帝,是他要跟皇帝叩拜,還是兒子要跟爸爸行禮。之前光緒登基,醇王消失,這樣的問題不存在,現在醇王主政,這個問題就浮現了,為了避免這個問題,軍機領班用禮王世鐸(無主見、無才能的人),然後,凡事叫世鐸跟醇王商量,讓醇王變成太上軍機,規避掉上面的禮法問題。但新的問題跟著出現了,如果醇王深植個人勢力,等到光緒親政,這時候醇王化暗為明,那醇王不就成了太上皇了,或者根本就變皇帝了。我自己覺得,這是一個權力結構很危險的安排

六、清流督戰。清流說了好,說得棒,所以清流的頂梁柱大多被派到前線運籌帷幄,結果中法戰爭直接賞了清流一個嘴巴子,這群人說幹話跟辦事情能力直接成反比,說幹話有多厲害,做事情就有多爛。這段對我來說,很是受用,千萬小心說話很漂亮的人。

但我們也不是說清流不好,這些人行得正,到處督導靠北人很厲害,也很有用,中法戰爭讓這幫清流顏面掃地,讓他們就不太能發揮這個功能了,這讓慈禧進一步擴大權力,後續修園子花大錢,自然也就更無法阻攔了。不得不說,清流的受挫,間接讓慈禧擴張了權力。

七、醇王太上軍機問題,醇王之所以被慈禧啟用,正是因為他的無用,加上他是光緒的生父,這讓醇王只能唯唯諾諾地聽從慈禧的話,這讓慈禧的權力又進一步擴大,以前恭王有立場,會在一些利害關係上力爭,或是預防。比如說乾清宮,皇帝才能來的,才能召見臣子的地方,恭王是不允許慈禧用的,比如說花錢修園子,恭王也會想辦法攔阻。 這些到了醇王,全都沒辦法攔阻了。

八、李鴻章賣輪船招商局。中法戰爭讓輪船招商局的船隻無法運營,李鴻章跟底下的人想到一個方法,讓輪船掛上別國的旗幟,這樣法國就不能攻擊了,接著,李鴻章居然把公家的財產直接賣了,賣掉幾百萬兩呢? 李鴻章收到自己腰包裡了。 這麼大一筆錢,這麼扯的事情,為什麼李鴻章敢這麼幹? 因為恭王下台,醇王上台了。醇王要靠李鴻章維持局面,所以要賣他面子,買他的帳。如果恭王在的話,恭王的能力跟聲望,外加是李鴻章的老長官,這件事情李鴻章就不敢做了。

這些事件一環扣一環,身在局中人,很難察覺到這些變化的。等這些變化成型了,我們也能以挽回了。比如說醇王,後來多麼希望恭王出來幫忙,甚至自己可以引退,但這已經不可能了。比如說慈禧的權力一步步擴張,到了這個階段,他已經跟皇帝差不多了,誰來制衡她,牽制她 ?

 

arrow
arrow

    家茂裝潢張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