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磚漢瓦、歲月如歌、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!  這個問題很大,也觸動我創業的心。 在此僅表個人看法,個人看法是時勢造英雄,英雄只能掌握時勢創造機會,但卻無力造時勢,我的哲學形成主要來自歷史,以及一本書- 異數。

先從歷史來說,簡單舉例個例子吧! 三國曹操、孫權、劉備都是英雄,生在任一亂世皆有平定天下之力,但老天爺讓他們生在同一個時代,他們只能各霸一方形成三國鼎立。 但最後三家歸晉時,晉武帝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昏君,但為什麼他能一統三國呢? 因為他遇到阿斗!  他遇到暴虐的孫皓,正所謂一爛還有一爛爛!

司馬炎真可憐,在比爛大賽中比輸了,只好一統天下。大家看他一統天下後作出的一些低能作為,下令天下不得娶妻,因為老子要先挑過! 他的後宮佳麗1萬多人還幹這種事情,以當時全中國人口約800萬來說,這是多可怕的數字啊! 也是對於整個中國家庭延續多大的迫害啊!  接著還大封諸王,日後形成八王之亂,我的天啊! 一個低能一統天下,為什麼?  因為時勢造英雄!

時勢造英雄-這個理念哲學也是我為什麼要創業的原因,因為我要趁著時勢還對我們有利的時候,還有機會的時候去爭個魚死網破,且讓我用我之前寫過的文章與一些小故事來述說:我為什麼要創業?
 

故事一:尤里斯創辦鄉村銀行的小故事- cheap labor, even slaver. 只因你沒有能力取得資本!

有一天他吃完飯以後出去散步,走到一個村莊里頭就看看見一個大娘用竹片在編織竹筐,他就問這個老大娘你這個竹筐賣多少錢一個? 說這個竹筐賣一塊錢一個。 那你這一天能編多少竹筐呢? 大娘說:“我一天能編二十個。”唉,那不很好嗎? 二十個能拿多少錢啊? 老大娘說不是,二十個我能拿一塊錢,為什麼呢? 能賣二十塊錢為什麼你在這只拿一塊錢呢? 她說因為這個竹片是別人給我的,我是做來料加工,所以我只能賺很小一筆加工費。 那你為什麼不自己去買竹片再自己編著賣呢? 她說買不起,以為我沒有錢去買竹片。 這個經濟學教授就覺得說這麼一點小竹片應該很便宜,那麼我借錢給你,你去買竹片,去編這個筐,你看行不行? 老大娘說非常好。 尤里斯從兜里拿出一筆錢給她。

過了十幾天,尤里斯教授忘了這件事。 有一天他又走過那裡,老大娘追上他,把錢還給他了,說:“你借給我的錢我買了竹片,我編織竹筐賣出去了,我賺了錢,我現在把錢還給你,我自己還有錢。這​​個教授就非常感動。因為什麼呢?因為像這麼窮的人像這麼一小筆錢借給她以後,還能夠賺出錢來,還把錢還給她。

看完上述的故事,相信大家不難發現資本對窮人的重要性,就像那位大嬸一樣,只因缺乏資本,所以一天原本他可以編好20個竹筐,去賣20塊錢,然後扣除竹片成本15塊[我們採高估成本的角度],這位大嬸可以擁有淨利5元,這跟她原本一天只能賺1塊錢,整整多出了5倍。這一切的轉變,只是因為尤里斯教授借了她第一桶金15元的代價。 如果沒有這筆資本,這個婦人他將成為資本家永遠的奴隸。

故事的小結語:一個人能否脫貧、能否成功的關鍵,跟社會的資本分配機制有很大的正相關。

 

 

 

故事二: 台灣M型化社會ing- 社會資本分配機制越來越不公平


1.悲歌的政府與資本分配的不公

為了刺激經濟,全世界政府習慣就是減稅、鼓勵投資,這些政策大多對富人有利,本應在經濟好轉之後收回這些權利,但每每收不回來,久了成了慣例,成為一個循環,每次的景氣差都是富人拿到更多優勢的好時機。

回看台灣也是如此,電子產業的落日條款至今還是不執行,台灣上市上櫃公司今年獲利創歷史新高,政府卻對這些獲利的公司短收千億的稅收,上市上櫃公司賺取的利潤分配卻呈現上肥下瘦的情況,加上股票分紅費用化,資方錢越賺越多,享有的補貼也越來越多,但是中產階級與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卻是越來越重,不要說累積資本了,連讓自己活得好一點都成了問題,這情況十年來似乎越來越嚴重,自己目前也看不到何時會被扭轉。

2.教育跟個人收入呈正相關:

統計數據指出教育越高程度的人,個人取得的收入也越高,累積資本的能力也越好,所以為什麼老一輩的總是叫小孩要好好念書,這不是沒有原因的,在台灣或世界各地教育成為窮人脫貧的一大福音,所以早年台灣對於上大學儘可能做到免費,盡可能地補貼貧窮的小孩取得教育資源,當然現在也是。 不過,現階段隱藏一個醜陋的事實是我們要面對的,整個政府補貼機制現在比較多都是補貼富有的人。

因為富有人的優勢讓自己的小孩可以高枕無憂地好好接受教育,這些富有人的小孩普遍比較容易取得更多的教育資源以及成效,因此國立大學或是私校的大學生甚至研究生,有超過6成以上都是來自較高收入家庭的小孩,國家基於教育有經濟上的外部性,所以給了國家補貼教育支出的理由,但這些補貼的資源大部分給了較為富有的一方。

3.機器吃掉我們的工作

大家可以看看Jamie的文章 – 事實、機器一直再偷走你的工作,當然這個現象不是現在才發生的, 早在古典經濟學說發展過程裡面,這個問題就被挑戰過了,古典經濟學認為這世界不會有失業率的,因為他的假設是每一個需求都會被滿足,當機器替代人力,它會創造其他工作出來,像是製造機器、設計機器、使用機器…的工作,這些所創造出來的工作會等於這些被替代工作,所以經過一段時間,失業的人們就可以上工了,從在生產線上手動作事情,變去操作機器,設計機器…

事實上,這根本是唬爛的,自動化過程所創造的工作,需要更高技術密集、知識密集的勞工,被替代的人根本無能為力去做這些工作,所以被替代的人失業了,失去工作、失去累積資本的能力,成為社會弱勢的一方-窮人。 那這些高技術密集、知識密集的工作誰去做呢? 普遍被擁有較好教育程度的人拿去了,那請問教育程度較好的一方是哪些人呢?  大多是社會既得利益一方-富有人以及他們的孩子。

結語:社會資本分配機制越來越不公平,累積資本的機制也越來越不公平。我們的收入越來越少,我們的努力跟上市上櫃公司的資本連動在脫鉤中。


為什麼要創業? 

我為什麼要創業? 五年前,我有感於M型化的趨勢即將到來,我告訴我自己要趕快順著時勢走,成為資方、成為富有方,也許我無法轉變大時勢,但起碼,我要讓自己的未來好過一些。雖然那次創業我失敗了。

現在另一個大趨勢:web 3.0來襲,這個趨勢給台灣帶來前景,帶來新資本的注入,在網路創業的人們擁有更多的好機會去取得資本,去創業成功,第一次我覺得自己這麼接近資本,這麼接近機會。所以我要趁著我有機會,趁著社會資本分配機制尚未僵固化之前,去爭! 為自己不成為cheap labor而爭,也為我的小孩不要成為slaver而爭。無論是因為機會驅動或是台灣環境無奈的驅動,我得我為自己打上這一戰。你覺得呢?

 

arrow
arrow

    家茂裝潢張師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